序号 |
工作内容 |
潜在危险及危害程度 |
造成危险的原因 |
控制预防措施 |
1 |
原材料 |
1、 原材料在堆放过程中易造成倒塌砸伤
2、 装卸原材料时易造成物体打击
3、原材料堆放点不当易造成坍塌事故 |
1、 原材料摆放超高,不稳
2、 装卸时超重或选钢绳不当
3、选点时不调查,不知地下情况 |
1、 按规定摆放,平衡整齐
2、 选合适钢丝绳,不超载超重
3、 选点前严格勘察现场情况 |
2 |
焊接作业 |
1、在电焊、气割作业中易发生火灾或发生爆炸
2、吊运滑落伤人
3、由于气瓶口沾油,焊花溅落在油桶上等都易发生爆炸事故
4、由于焊机等原因易发生触电事故
5、在电焊、气割作业中易发生弧光、电热伤害 |
1、在易燃物上烧焊,乙炔、氧气胶管老化、泄漏气体遇明火爆炸、没清理现场
2、吊索具、钢绳有缺陷、捆绑不牢固
3、气瓶不按规定检查,明火作业周围有燃爆物
4、电焊机接零接地不符合要求,一二次接线柱无护罩,手持电动工具,焊把线有裸露
5、对焊枪没及时检修,电流、乙炔气等选量不当 |
1、备好消防器材,明火作业远离易燃品处
2、经常检查吊索具,捆绑必须牢固
3、气瓶按规定使用,油桶等物要远离电焊、气割场地
4、焊机接零接地要符合规定,手持电动工具要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把线及手持电动工具绝缘情况
5、定期检查焊枪,各种工作参数要匹配,按规定佩戴好防护用品 |
3 |
粗加工 |
1、 刀具,工件装卡不牢固,飞出砸人
2、设备安全防护装置缺陷,发生绞碾事故
3、刀架与工件相撞
4、金属切屑飞溅烫伤或扎伤 |
1、 刀具不牢固或不合理
2、 手接触旋转工件或(戴手套)
、未调整工件与刀架间距
4、断屑不好 |
1、 装卡牢固,使用档板
2、 严禁戴手套或接触旋转部位
3、 合理调整工件与刀架距离
4、 正确使用刀具 |
4 |
半精加工同精加工 |
1、 吊卸部件砸伤
2、 车床绞手或长发绞入
3、 长料甩弯伤人
4、 触电
5、 刀具破碎飞出
6、 工件或卡盘爪(压板)乱,绞衣物 |
1、 选绳不合理或捆绑不牢,超重歪拉斜拽
2、 手或长发接触旋转部位
3、 未采取防甩弯措施
4、 地线失灵或照明线裸露
5、 刀具或压板超出夹盘 |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杜绝野蛮操作
2、 戴好防护用品,防止接触旋转部位
3、 合理应用顶尖,中心架,拖架及防护栏
4、 经常检查,及时修复
5、 夹紧刀具,合理调整进刀量
6、 根据加工件尺寸合理选择设备并加防护档板 |
5 |
装配 |
1、 在装配超高产品时易发坠落事故
2、 装配作业使用电动工具易发触电事故
|
1、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不挂安全网
2、使用电动工具时电工接线作业者不戴绝缘手套
3、不配戴防护品,人体或手接触零部件
|
1、 系安全带,挂防护网
2、电工接拆线戴好绝缘手套
3、 配戴好防护品,不得随意乱放处理过的部件
4、运行中无关人员不准抚摸工作旋转部位 |
6 |
试压 |
1、试压机管路崩裂,造成伤害
2、压盖崩起伤人 |
1、管路老化或接点不牢固
2、试压工作后没放压 |
1、及时更换管路,检查接点
2、按规程操作,避免失误 |
7 |
喷漆 |
1、 易发生火灾
2、 易发生中毒窒息
3、 易发生触电事故
4、易造成环境污染 |
1、 作业处有明火或可燃物
2、 无通风设施,浓度超标,无人监护
3、作业时所用照明线接头过多,且不采用安全电压
4、乱倒废油液 |
1、作业场地5m内无明火,不得有打磨作业,配备好消防器材
2、作业场地通风设施良好,设专人监护,轮换作业,配戴好口罩或防毒面具
3、电气设备要整体防爆,使用安全电压,照明线不得有接头
4、废油废液回收统一处理 |
8 |
入库及发货运输 |
1、 产品在堆放中易发生倾倒砸伤
2、 发运过程中汽车运输易造成其它伤害
3、产品吊卸时易发生物体打击 |
1、摆放不整齐,不平稳,多人搬运配合不当
2、产品捆绑不牢
3、 选绳不当或超重吊运,物件坠落 |
1、摆放整齐,平稳,多人搬运配合
2、产品捆绑牢固。
3、选绳恰当不超重吊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