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一只脚做就搞定了! 【▲】接着完成横向的支撑杆,即可简单完成支架安装了! 【▲】试摆放看看! 【▲】接着把死的不明不白的集热板移除! 【▲】摆上保温桶后并锁上副水箱跟排气管后就可以插入真空管了! 【▲】基本上真空管的安装就是抹一点洗碗精,往洞口推入,再拉回底做放置而已! 【▲】装好不是应该入水了吗?为什么要钙起来呢?!...因为再等明天的水!! 【▲】本来跟山泉水老板约好一大早就来入水的!结果临时有事,所以小弟只好掉一颗水桶上去装,等傍晚再把水抽入保温桶内! #1或许网友有两个疑惑~为什么要特别叫山泉水: 由于此款太阳能的设计不同于一般,桶内的水并不是我们所直接使用的热水,所以消耗的速度很缓慢,只有高温蒸发下才会由副水箱补水,因此才想让第一桶水内先用纯净的水(减少水垢产生),也顺便了解看看水的消耗情况! #2为什么还要等天黑再抽水入桶内:小弟个人理解是,晒了一天的太阳能,在保温桶内的真空管温度相当高,如果突然倒入20来度的冷水接触到高温的玻璃可能会破裂(物理现象) 虽然卖家说不会~但是我不敢冒险! 所以我等傍晚真空管降温我才入冷水... 【▲】入完水后,为了要有明确的数据,所以第一个先把温度显示装置先临时安装,方便记录! 【▲】不同于原先家里的云南太阳能热水器设计,没有额外的控制箱,全部设备有点半裸露在室外,感觉上是有点粗糙了些@@ 真空管加热效率测试 【▲】秉持实验及科学精神,特地跟朋友借了红外线温度枪来测试 【▲】整支真空管其实真正烫手的部分只有头段那层单层玻璃区! 【▲】刚放置真空管后稍微量测一下地板/真空管下中层以及发热管温度 【▲】20分钟后... 【▲】双层玻璃处还是处于不算烫的状态,但是头段已经不是手能触摸的状态了! 【▲】此刻也由于水温上升,水密度降低让体积膨胀,多余的水缓缓的透过副水箱的排水孔流出! 【▲】当然~小弟为了想了解水的消耗状态,所以水箱入水管是没接的状态! 【▲】再过半小时后上去再量测一下一旁的测试真空管状态! 基本上真空管的发热测试就到这里...大致了解其效率跟功能就可以把备管收回屋子放了! 【▲】第一天的下午3点13分~桶内400公升的水由早上的29度升温度60度! 我也不知道算还好还是坏... 【▲】坏消息是房子的座向根结构,这个位置季节的日照只到下午3点半及宣告结束[orz] 【▲】一直到睡前,相关温度的变化如上!以及副水箱内的水量状态! 【▲】第二天的水温/水量状态! 【▲】第三天的水温/水量状态! 并于傍晚时接入临时之冷水/热水管线 热交换功率测试 【▲】由于这阵子比较忙,但是为了有数据,所以还是先接临时用的管路 【▲】测试时的保温桶水温为91度 【▲】夏天时的冷水温度也还有将近32度 【▲】经过热交换厚的水温将近56度,温度提升约23度 【▲】洗澡前桶温为89度 两位大人1个小孩洗完则降为85度 4位大人跟2位小孩都洗完则降为79度 【▲】桶温79度时,冷水一样是将近32度,而热交换后热水温度则为46度! 【▲】最后则是睡前/起床后观察的桶内温度! (责任编辑:中建太阳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