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导流循环式家用太阳热水器”系列产品,最早出现在80年代中期。在云南省交通厅汽车修理一厂于1979年推出TGB-15”圆卧水箱加平板”紧凑型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后,为了提高它的商品性和地区适应性,解决产品销售后需要派专业安装队伍上门服务的难题。于是提出了开发免专业队伍维护安装的。傻瓜型。通用太阳热水系统的任务。在1984年我国《专利法》颁布实施后,开始提出专利技术保护的问题。1986年11月28日,笔者请专利代理人将1985年开发试验成功的,新型。圆卧水箱加平板。紧凑型家用太阳能热水器的创新型新产品——导流循环式家用太阳热水器,正式申报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这也是云南省太阳能业界较早获得国家专利授权的一项太阳能专利产品。该专利产品后转由昆明铁路局节能设备厂批量生产,产品出产后一度受到市场的热烈欢迎。1989年3月还被评为云南省科技小发明一等奖。这款集储合一的高效太阳热水系统,在当年的生产条件下,仅用两张1 × 22的镀锌薄板(或铝板)冲压加工后,再在上、下两块相互对称的成型板材之间,冷作铆焊上一块绝热导流板,随后再通过专用设备将水箱两侧端盖和集热器底边与两侧四个方向的周边,用卷边咬合非焊接工艺密封成型(如图3.5所示)。 ![]() 该新型。导流循环式家用太阳热水器。集热器的有效面积虽然仅有1.5m 2左右水箱容积达130L;热效率达60%以上系统安装角可在10。_60°之间无级任意可调如果分时段用水,该系统日产45℃以上热水量大于等于200L/d。系统水箱内只装热水冷、热水单管进、出对系统隔楼层遥控补水时,系统配置有简易的水满报警装置,反映延迟时间不大于3秒该产品投产后由于受到防锈材质和加工工艺的制约,所以,未能形成太大的产业化规模这款热水器在我国(云南)家用太阳热水系统发展史上,率先将集热器与储热器之间的高效自然循环换热过程,实现了系统集成从而,大大简化了自然循环系统的管道结构,降低了系统热损和循环水阻,提高了光热转换效率和可得热水产量并排除了循环管道对安装角的制约,率先实现了系统安装角的无级简易可调等一系列先进技术的特殊功能。 在80年代中后期,笔者还成功地开发出多种不同用途的集储合一便携式太阳热水器当时设计制造的目标是想开发出一系列,可供给我国驻守在南海西沙、南沙群岛守礁卫上者们使用的防暑降温、海水淡化、飘浮泅渡和生活热水供应的新型太阳能利用装置,这些产品在小批量生产试制成功后,曾先后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多项还获得多项小发明奖项。 ![]() “便携式多功能太阳热水器”系一种用柔质防水不透气材料加工制造的集储合二的多功能自然循环式太阳能热水器。由下在系统内部装有简易隔离导流装置、空气垫保温层和调整水室位势的气垫枕及其气垫保温支撑物;使其在野外生存环境条件F,能有效地利用太阳辐射能来加热低温生活热水。通过优化设计,本产品可为野外工作者、边防战士或驴友旅行者提供生活热水,或作为散热、保温、防潮用的旅行床垫和救生漂流泅渡的舟秺。该新产品当年同样受到材质、加工手段和市场的制约,而未能形成大批量的生产应用。该型产品的专利信息经《太阳能》杂志报道后,曾受到不少热心人士的关注和咨询。1988年初,笔者又开发出一款被称为。热二极管式太阳能热水器。(如图3.7所示) ![]() 这款同样属于集储合一便携式的太阳能低温热利用产品,目标是提供给野外工作者、驴友、牧民或救灾抢险非常环境条件下工作人员使用的太阳热水器。这款热水器由一块铝质薄板冲压成型的集热金属面板,一个矩形塑料浅池大盆,一个可折叠的充气(或海绵)保温套和一个可拆装的简易支架等Pq个定型部件组成,单件系统总重6~8kg左右;集热板面0.7m2一次加热水量约60Li可w2~3人的生活热水。系统可用分部位套装的方式,一次装箱运输6套,到达目的地后再分别利用配套的专用工具组装成独立系统,也可并串联后组成小型共用太阳热水系统。该型热水器属带导流循环装置的箱型闷晒式太阳热水器的更新换代产品。该项产品虽仍属集储合一单向循环的太阳能热利用装置但由于产品采用一块绝热的非金属平板,与经阳极氧化工艺处理后涂镀有选择性吸热层的铝质面板,共同组合为一套高效集热一换热装置,该装置通过橡胶密封条与塑料蓄热水箱有机接合又完全密封为一体,并在其非金属隔热板上安装有能防止热水逆向流动的单向自动控制阀门。因而,可有效提升自然循环光热转换效率,同时可有效地降低了系统发生逆向循环造成的散热损失。本产品所有零部件均可实现模具化流水线生产,散件批量包装运输,储水箱体本身就是一个多用途的浅池式塑料大盆,只需要在应用于采集太阳能加热水时,再临时将。集热二换热一单向循环。面板的总成部件,与塑料大盘和用塑料布缝制的充气保温外套等几大便携式部件,在使用现场利用配套工具进行简易组装后,灌满水;对正太阳置于简易支架上即可投人使用。产品金属消耗量少、结构紧凑、价格低廉、性能优良,是特别适用于救灾抢险,野外作业人员在到达临时宿营地后,随机组合应用的一款简易太阳能热水设备。该产品样机曾在边远山村试用,得到二致的好评和欢迎;但也由于当年我国大型模具加工和大型注塑设备的紧缺,而未能实现产业化大规模生产应用。 (责任编辑:中建太阳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