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此文由昆明太阳能厂家中建太阳能代为传播,原文作者:涂济民】 太阳能的光一热转换应用,即太阳光热的直接利用,是太阳能热利用中最古老、最直接、最普遍的一种应用形式。在人类历史记载上,我国西周(公元前ll世纪)的阳燧取火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公元前3世纪),利用聚焦阳光烧毁了攻击西西里岛东部西拉修斯港的一支罗马舰队以及一千多年前,我国晋代张华著的《博物志》中"削冰成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的记载都是太阳能光热利用的范例,光热利用主要是应用的太阳光辐射中长波段的红外及远红外部分的能量。19世纪90年代,有一位法国化学教师第一次使用一支外表被涂成黑色的金属容器,在里面装满水后将其置于太阳光下,利用太阳帽烈(能加热容器里面的水,作为生活用途的低温热水。这是有记载的人类第一台利用太阳辐射能来有目的加热低温热水的装置,该举措看似简单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种热水器造价廉低,缺点是不保温,日落之后热水温度就迅速散失,在冬季及阴l天也不能使用,但由于结构简单,类似产品直到现在在某些边远农村里,仍然还有人继续使用。20世纪60年代我国出现的最早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用防水塑胶制作而成的热水袋。到了70年代初期,人们将刷有黑色吸热膜层的扁盒形状的钱池式金属容器,置于有斜向玻璃盆板的容器中,并在容器外侧辅垫上保温材料,制造成有实用价值的“浅池闷晒式太阳热水器”。这种简易热水器由于增加了保温外壳,因而集热效果得到了改善。但总体说来此类热水器仍然存在热交换性能差、效率低、寿命短、水质不清洁等同题。 70年代中期,在北京、天津地区曾推出过一款商品型的。双简闷晒式太阳热水器。。这种简易热水器集储合一,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不足之处是保温和集热效果都比较差,日产水量也较少,热水还不能隔夜保温储存使用,只能满足特定农村地区夏秋季节性的需要,因而没有形成太大的市场价值。 鉴于当年我国城市家庭住房,几乎都是没有配置家用卫生间和厨房之类设施的简易住宅,所以在太阳能热利用方面,一开始就跨越闷晒式这类小系统,起步就是推广应用配置有高位保温循环水箱的自然循环式太阳能共用热水系统。这种太阳能共用热水系统,集热器和储热器从功能上已实现彻底分工,在将两者通过循环管道和脚架有机连接起来之后,就能在不消耗辅助能源的前提下、在集热器和储热器之间,自动进行宏观高效的对流循环换热。此类利用热虹吸物理现象温差对流循环原理来进行自然循环换热的太阳能热水器,其在光一热转换效率和热水产量方面,远远高于闷晒式的集储合一装置。可以说,在我国太阳能热利用的起步阶段,特别在海拔高、纬度低、空气透明度高,冬无冰雪严寒,全年平均日照丰富的云南,这种不消耗辅助能源,系统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平板型自然循环式共用太阳热水器,从一开始就受到各民族群众的热烈欢迎。到如今这种生活热水供给模式,不仅已被广大民众充分接受,而且被认为是。最理想。和不可或缺的家庭耐用生活必需品。 (责任编辑:中建太阳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