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0月6日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之后,特别是1978年3月18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同志代表中央提出。拨乱反正。。要在20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四个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的现代强国,需要从思想上和认识上彻底解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脑力劳动者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这两个政治思想前提,并向全国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科学的春天以前所未有的澎湃之势,促进了我国太阳能开发利用工作的大发展,使我国的太阳能开发利用工作得以在河南"安阳会议。的基础上再次端正了航向,在国家层面上进行了更大规模的组织发动工作,使我国的太阳能开发利用工作即时跟上了世界发展新能源的前进步伐。 1979年8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科委、国家经委联合在西安召开了全国第二次太阳能利用经验交流会,国家科委副主任武衡同志在开幕式上时参加会议的300多位代表说几年来我国的太阳能利用工作有了较大的进展。第一,是形成了一支太阳能科研的骨干队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从事太阳能研究利用的科技人员已达一千人左右,第二,太阳能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第三,学术交流日趋活跃。第四,推广应用工作广泛开展,全国在太阳热水器、箱式太阳灶、太阳能干燥、太阳能暖房、硅太阳能电池等研制生产与推广应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果。在这次会议闭幕的时候,国家经委石峰同志提出了《关于太阳能推广利用的几点意见》,石峰同志说®今后太阳能利用应采取积极稳步、因地制宜、逐渐推广的方针;并要求稳步前进推广一个,成功一个,管好一个,用好一个防止一哄而起,一哄而散。固有计划地在全国安排几个太阳能器件生产厂(点),生产太阳能器材和设备。(参国家经委安排太阳能利用的补贴资金,70%用于生产厂点建设,30%用于推广示范试点。圆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发展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国家各级政府要采取一系列免税和补贴等扶持政策,支持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囤今后推广示范应采取成片、成行业建立样板,以推动太阳能利用的迅速发展。可以说。西安会议。是我国太阳能产业真正走向全面大发展的新起点,从。安阳会议。到。西安会议。的四年间,我国太阳能开发利用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一系列积极的进展,据不完全统计,自粉碎。四人帮。以来全国已有150余个单位,先后启动了对太阳能的开发利用的研究工作,并形成了包括北京、天津,湖北的太阳热水器甘肃、河北、河南、江苏的太阳灶河北、山东、山西、吉林的太阳能开燥器t。肃、泞海、辽宁的太阳采暖房上海、天津、西安、昆明的太阳电池等一系列太阳能开发利用的创新成果,其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原郑州工学院的李锦堂老师,从1976年以来先后主编出版了-I六期,全国最早的《太阳能利用》专刊。该刊在我国太阳能事业刚起步阶段,为促进我国太阳能开发利用科学技术的W及与提高和全国范围内的信息交流,做出了难能可贵的历史性贡献。 云南太阳能科技成果处的合成应同志,则是云南最早担负起组织、推动云南太阳能事业发展的老同志之一,他及时组织了散布在昆明和全省各単位的10余名云南太阳能技术骨干,到西安出席了全国第二次太阳能经验交流会;参观了会议同期举办的第一个国际太阳能利用展览会并参加了中国太阳能学会的成立大会。云南出席。西安会议。的太阳能科技工作者,均被吸收为中国太阳能学会的首批会员。从此之后,云南分散在各单位,。各自为政。的一批热衷于太阳能开发研究的科技人员开始团结和组织起来,汇集在昆明师院物理系太阳能研究室和云南省物理学会太阳能学组的周围,形成了云南省一支有创新精神的太阳能中青年科技骨干群体。在这批来自不同岗位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群体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下,云南太阳能利用工作紧跟全国开发利用的节奏,开始了有云南边疆地方特色的、不屈不挠的创新发展里程,掀起了云南太阳能光热、光伏开发利用的新高潮,迎来了云南第一个太阳能开发利用的初创发展期。 1978年3月,云南省交通厅科技处接受云南省科委课题,在昆明公路养护总段机运队率先建成了昆明市的第一座太阳能公共浴室整体建筑与此同时,在省交通厅科技处的组织和技术指导下,全省公路管理局开始系统地为东川、开远、下关、保山、玉溪等地的公路养护段,先后建成多座规模不等、直接服务于公路养护道班工人的太阳能共用热水系统,安装了总面积上千平方米的平板型太阳能热水器,在云南交通系统的发展史上,第一次系统地为战斗在生产一线的公路道班工人解决了热水沐浴的劳保福利问题。因此,云南省交通厅科技处获得了当年云南省政府最早颁发的太阳能新技术推广奖。同年,云南省建八公司的谭洪光高级工程师,成功地开发出了混凝土预制构件太阳能热养护新工艺,并取得突出成果,经建设部鉴定为国内首创的新技术成果,被建设部立项向全国建筑行业大面积推广应用。谭洪光高级工程师作为云南太阳能热利用最早的先驱者之一,也是我国将太阳能率先引人建材工业生产应用的第一人。 (责任编辑:中建太阳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