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能热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4.1 安装施工组织设计 根据本工程特点,施工程序可分为施工准备阶段、施工管理阶段、设备安装阶段、系统调试阶段。 4.2 施工准备阶段 施工准备阶段主要工作是做好施工技术准备、施工人员、机具及施工材料设备准备、施工方案编制,组织施工人员熟悉工程施工图及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及操作规程,组织培训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新的施工方法、新工艺,组织施工人员熟悉技术关键点。 施工技术准备工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合同签定后,工程技术人员根据工程所在地的的纬度、气候、房屋结构等特点,供水供电情况、运输条件进行详细调查了解,制定适合当地特点的安装施工方案。 2、根据安装的现场实际情况,合理编制设备、材料、零部件领料计划。确保不缺料,避免误工,降低施工阶段成本。 3、根据安装位置的实际特点,对施工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4.3 施工管理阶段 一、一般准则和规定 1、为确保工程质量,在技术组织和管理方面,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2、保证设备安装与建筑物的协调统一,抓好管道横平竖直的排列要求。 3、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质量要求进行施工。对关键部位要注意“五防”,即防倒坡、防错接、防松动、防堵塞、防渗漏。 4、注意成品保护。 5、调试前的综合检查。调试前成立综合调试小组,检查并完善各班组因赶工而留下来的零碎工作或互相交接、分工不清而漏做的施工项目,保证整个系统在调试前完整无缺漏。 6、为保证做好以上各点,本工程推行实施小组质量责任制。强调谁施工,谁负责质量。施工员(施工工长)既要抓好施工进度,也要抓好施工质量。公司驻现场质量检查员对各施工班组的施工质量,有优先否决权。 二、施工技术交底 设备安装前,工程技术负责人对施工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交底的内容为: 领料运输事项、设备安装基本方法、质量控制关键点、安全措施、设备调试方法。 三、领料运输事项 按预算加余量领料,根据设备外形尺寸及当地道路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并注意运输高度不超过4.5米;捆绑牢固,保证货物运输时不移位。 4.4设备安装阶段 一、施工程序 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要求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施工程序:材料、设备计划→材料、设备采购→设备运输及到场交验→集热器支架组装→保温水箱安装→管路连接→集热器安装→管道保温→系统调试 二、施工方法 严格按图纸施工,在保证系统功能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工艺标准要求,确保施工质量。 1、集热系统定位 (1)集热器定位采用指南针确定方位。 (2)集热系统的满载负荷加上风载、雪载后产生的单位负荷,应低于建筑结构的承载要求。 (3)应防止系统的反射光照射到其它建筑物内,以免引起光污染。 (4)为了减少管路热损,系统定位应使管线尽可能短。 (5)系统的定位应尽量避开树木和建筑物的遮挡。 2、太阳集热器支架安装 支架应采用螺栓或焊接固定在基础上,并应确保强度可靠、稳定性好。为确保自然循环、泄水及防冻回流等需要,支架坡度应按设计要求安装。 3、太阳能集热器安装 (1)集热器摆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集热器支架牢靠固定。 (2)集热器之间的连接件,应便于拆卸和更换。 (3)集热器连接完毕应进行检漏试验,检漏试验应符合施工图设计与《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 (4)集热器之间连接管的保温应在检漏合格后进行。保温应符合GB50185《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 4、贮水箱安装 (1)水箱支架安装 安装水箱的支座应按设计图纸要求制作,支座的尺寸、位置和标高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按要求应做好刷漆和防腐处理。 (2)水箱的安装 水箱安装时,应用水平尺和垂线随时检查水箱的水平和垂直程度。水箱组装完毕其允许偏差:坐标为15mm;标高为±5mm;垂直度为5mm/m。 水箱安装完毕应进行满水试验。试验方法:关闭出水管和泄水管阀门,打开进水管阀门放水。边放水边检查,放满水为止,静置24h观察,不渗漏为合格。 5、管路系统安装 (责任编辑:中建太阳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