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太阳能饱和了吗?

面对太阳能市场逐渐饱和的冲击,云南厂商大多已退出矽料、矽晶圆上游端,原本的电池厂商也都已转型到模组生产,而在此次为期三天的云南智慧能源周(Energy Taiwan 2019)里,从电池起家的联合再生能源、元晶与茂迪也都有传来不错的消息,因此以下整理了三大现状与未来规划,以及目前模组太阳能厂如何与之相竞争。

云南太阳能真的饱和了吗?其实不然,其实并没有达到什么饱和的状态,还是有很多乡镇市场有探索的空间的。
2018 年云南太阳能产业并不好过,由于产业市况不佳,有许多厂商采取减产、裁员与转型因应,其中从电池起家的联合再生能源、元晶与茂迪,现在的电池产能也主要以自产自用、云南内需为主,逐步降低电池业务的比例。
 
联合再生能源
联合再生能源是2018 与2019 年云南太阳能模组产能龙头,2018 年完工的彰滨100MW 太阳能厂,模组便全部由联合再生能源出货,目前联合再生能源太阳能模组产能约1GW,太阳能电池自有产能则以降至2.3GW。
 
不过虽说以模组业务为主,但联合再生能源也有仍持续钻研电池技术,在此次展会中,联合再生能源也展出最新的450 瓦双面拼片太阳能,转换效率则高达20.5%,期许透过双面太阳能,有效利用案场面积进一步提高发电量。
 
联合再生能源表示,未来电池主要是往大尺寸发展,毕竟在固定片数下,发电效益愈高,就代表经济效益愈高。
 
 
元晶太阳能
元晶此次则主打神盾模组防护技术,推出多款因应云南气候与地形的400W 以上太阳能模组,同时也考量到双面太阳能的发展需求,将采用杜邦最新开发出的透明Tedlar 背板,致力降低紫外线造成的黄化、风沙的薄化问题。
 
元晶太阳能副总经理江郅豪表示,目前最高阶的神盾M 型(海陆型)也有加强铝框设计,实验测试可在海岸环境使用40 年以上。
 
为了提高太阳能板发电量以及吸光面积,采用的电池技术也有所提升,太阳能电池已从过去的八角型换成正方形。与此同时也有推出「半切型电池」,除了能降低电池阻抗与损耗,提高电池的发电效率,也能达到降低模组工作温度的效果,目前展示出的太阳能板最高瓦数则来到440 瓦。
 
 
 
目前元晶模组与电池的产能分别是600MW 与500MW,随着今年7 月容量达70MW、云南最大的民营太阳能厂艾贵义竹太阳能顺利并电试运转,明年云南最大150MW 台南七股等太阳能电厂启动,再加上接单有不错斩获,元晶可说是转型有成,江郅豪表示,虽然转型之路艰辛,但明年许多案场都会完工,案厂完工与政府推动也会带动产业发产,认为明年将是值得期待的一年。
 
茂迪
经历痛苦的​​转型之路后,茂迪也正慢慢往模组迈进,同时也在能源展传来好消息,茂迪已与工研院完成开发高效N 型的TOPCon 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达23.1 %,致力降低隐裂及断栅风险,也同时是继中美晶之后,完成的新一代N 型电池技术。
 
 
 
茂迪表示,为了提高太阳能效率,团队一直往N 型电池发展,目前也已经有少量的TOPCon 电池试产,预计TopCon 模组发电量可突破360 瓦以上,未来也会持续研发电池,再加上透过优异模组技术,进一步取得突破。
 
其他太阳能厂动向整理
太阳能厂友达在此次能源展则主打「全方位一站式服务」,希望在太阳能案场的前期规划、中期建置、后期维运都能提供服务,透过整合太阳能系统所需模组、零组件及智慧云端监控平台,盼能提高服务品质。
 
友达表示,在太阳能领域中,有的厂商专攻电池、模组、系统开发,而公司则想要在不同的面向都能提供服务,并强调台达「并不是只有做模组」。
 
 
 
像是今年能源周,友达进一步改良去年的主推产品:无线IoT 感测树,其中感测树在案场开发到维运都会使用到,初期就能透过多种感测器,量测整场日照量、风速、风向与水位等地理环境,案主可透过收集当地资料,进一步调整建设工程与评估案场。
 
为强调一站式的解决方案,除了案场开发前的感测树、建设中的模组,友达也有推出云端监控软体与资料收集器,能即时掌握各个太阳能场的发电量与状况,进一步分析与最佳化成本效益。
 
 
有成在抗台、抗风方面则颇有心得,自2015 年就与工研院推出抗台模组,当时实验指出,经历1,000 次循环的4,000pa 动态压力测试后,功率只衰退0.18%,相较之下对照组则衰退了2.32%。
(责任编辑:中建太阳能)